【IT168 评测】在DIY市场中,一直是以ATX平台为主,这类箱子一直向着硕大的体积,霸气的外观方向发展。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更需要外观典雅漂亮,体积小巧的产品。不过机箱厂商们对ITX等小型平台重视程度不足,导致ITX机箱产品不够丰富,售价也比较昂贵。
▲联力PC-Q18机箱
▲联力PC-Q18装机效果
联力对ITX机箱产品开发算是比较积极的一家,其Q系列产品一直受到玩家们的关注,在推出PC-Q08后两年的今天,推出了换代产品——PC-Q18。谈起Q18机箱,不得不把Q25也拉上一起来聊聊,Q25是去年中推出的产品,外观虽然与Q18大不一样,但内部结构却其实是大同小异。
▲联力PC-Q25(左)与PC-Q18(右边)
下面我们就重点测试Q18,随便对比Q25之间的差异。
${PageNumber}联力PC-Q18外观造型
本次虽然是着重对比了PC-Q18与PC-Q25设计与功能上的差别,其实PC-Q18真正要找对象对比的是PC-Q08,Q18实际上是Q08的升级版,而与Q25只是双生子的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Q18/Q08几乎拥有一样的脸蛋,Q18脸型较瘦一点,而Q08的脸则长得稍胖。Q18/Q08的光驱位/电源开关/IO位置几乎一样没有变化,Q18前置散热孔有所增多,并取消了重启按钮。Q08/Q18的内部结构也何其相似,当然内部细节的改进是非常大,侧板也变成免螺丝的柳丁卡扣方式,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Q18外形即继承了Q08的设计,而Q25外观则是彻底的简化,Q25除了电源开关就只有联力Logo,常见的USB/Audio等前置I/O通通省掉。显而易见Q25外观比Q18好看多了,但Q18在功能上的比Q25也强得多。鱼与熊掌,您想要谁?
▲联力PC-Q25(左)与PC-Q18(右边)
▲正面对比图,Q18比Q25稍高一些
▲侧面对比图,Q25侧前方开有散热孔
▲顶部对比图,Q18与Q25的长度是一样的,但顶部风扇开孔不一样
▲顶部对比图,Q18与Q25的宽度一样的
▲背面对比图,可以看到除了高度外,Q18与Q25两者几乎是一样的
▲底部对比图,不论长宽,PC-Q25与PC-Q18底部是完全一样
联力Q18/Q25都有银白、亮黑两个款色,个人认为银白更好看些。
${PageNumber}联力PC-Q18外观细节
联力PC-Q18对机箱表明进行了拉丝工艺,质感一流,而且摸过后不会留下指纹,表明做工感觉比较以前Q07/Q08更进一步。
要说比较特别的地方,大概要看电源开关,它整合粉蓝色电源LED灯与粉红色硬盘LED灯,当点亮时蓝色电源LED灯当然是常亮的,而粉红色硬盘 LED灯会随着硬盘读写而闪烁。
▲联力PC-Q18光驱位
▲联力Logo
▲联力PC-Q18电源开关,整合蓝色开关LED灯与红色硬盘LED灯
▲联力PC-Q18前置I/O提供USB 3.0与音频接口
▲联力PC-Q18前部散热孔细节
▲联力PC-Q18背面提供风扇转速控制器安装位(联力有配件售卖)
▲侧板采用免螺丝的柳丁扣具设计,拆卸非常方便
▲机箱边角做得很圆滑
对比Q25的电源灯为亮蓝色,亮度感觉比Q18要高一些,事实上小编认为Q18/Q25两者亮度都太高了一些,晚上放在桌面有点扰人的感觉。
${PageNumber}联力PC-Q18内部结构
联力PC-Q18与PC-Q25的内部结构十分相似,并不如外观那么大差别。它们拥有一样的前置/顶置风扇,有一样的CPU散热器高度限制(80mm),有一样的电源长度限制(160mm),有一样的显卡安装空间(340mm)。
在联力官网规格表上,Q18/Q25机箱的散热器高度限制/电源长度限制/显卡长度限制是不一样的,但经过小编的实际测量,两者其实是一样的,联力官网规格表显然有误,或者联力是为了制造差别,以区别定位吧。
至于差别主要有两点,一是Q18有光驱位,而Q25将光驱位的空间变成了硬盘位;二是Q18顶部风扇是把14cm,而Q25是把12cm。
▲联力PC-Q25(左)与PC-Q18(右)相比,其内部结构相差不大
▲联力PC-Q25(上)与PC-Q18(下)
▲联力PC-Q25(上)与PC-Q18(下)
▲联力PC-Q25的硬盘架子,可以支持5个3.5" HDD安装
▲联力PC-Q18的硬盘架子支持4个3.5" HDD,架子的中间和底部还有2.5" SSD安装位(不过...)
▲联力PC-Q18的电源安装位长度限制为17cm左右,若预留电源线空间则更小
▲联力PC-Q25的电源安装位长度限制为17cm左右
▲联力PC-Q25是两侧吸风
▲联力PC-Q18是从前部吸风
▲联力PC-Q25(上)与PC-Q18(下)
▲联力PC-Q25硬盘热插拔模组使用4pin D型接口安装
▲联力PC-Q18硬盘热插拔模组可使用4pin D型接口或者SATA电源接口
▲联力PC-Q18电源开关,整合Power LED与HDD LED
▲而联力PC-Q25只有Power LED,没有HDD LED(小编把电源LED接上了主板HDD LED上)
▲Q18前置I/O的USB 3.0采用A型USB连接头,也就是说用户需要把它插到主板外部I/O上才能用
▲联力PC-Q18主板安装底板有开孔,而PC-25是没有开孔的
▲联力Q18/Q25都有的机箱底部硬盘架,可以同时安装三个2.5"硬盘或同时两个3.5"+一个2.5"
不过联力表示若安装双槽显卡时不建议安装3.5"硬盘
▲联力PC-Q18前置风扇固定支架居然黑化了,而Q25还是铝本色
接下来看散热风道。
${PageNumber}联力PC-Q18散热风道
联力PC-Q18与PC-Q25内部结构很相似,但实际风道与散热效果还是有点差别。
第一,联力PC-Q18的风道大致是前部进顶部出,而PC-Q25是两旁进顶部出。
第二,联力PC-Q18配套的风扇为1000RPM的14cm,而联力PC-Q25配套的风扇为1300RPM的12cm。
实际上机箱安装后基本上是满满的,没有太多余的空间形成明显易见的风道。由于CPU可安装的高度有限,约为80mm的现在只能选择一些卧式散热器,并搭配下吹式风扇。而同时电源则在CPU风扇位上向外抽风,机箱顶部也向外排风,三个风扇向不同的方向吹送形成怪异的风道。小编觉得CPU风扇翻转安装,形成向上吹风让其吹风方向与电源一致会更好。
▲联力PC-Q18
▲联力PC-Q25设计比较特别,靠两边进风,前置风扇与前面壁约有3cm的空间来进
▲联力PC-Q18是传统设计,靠前边进风
▲联力PC-Q25(左)与PC-Q18(右)的前置风扇是一样的,都是14cm风扇,
但Q18配有防尘网,而Q25是没有配防尘网的
▲联力PC-Q25(左)与PC-Q18的14cm风扇垫脚是有点差别
▲联力PC-Q18配套的14cm风扇,12V/0.14A,1000rpm
▲联力PC-Q25顶部12cm风扇与PC-Q18顶部14cm风扇,两者都配有防尘网,
Q18配的是铁皮防尘网,而Q25配的是尼龙防尘网
▲联力PC-Q25配套的机顶12cm风扇,12V/0.27A,1300RPM
▲联力PC-Q18背部提供风速调控器安装位;Q25木有预留此洞洞
▲联力PC-Q18的风道大致是前进顶出,而PC-Q25是两旁进顶部出
联力PC-Q18兼容性试用
相信前面已经对比得很清楚,联力PC-Q18与PC-Q25内部结构相当,装起来区别不大,下面就以Q18为测试重点进行装机使用。
从安装看来,各个配件安装都很称手,主板、显卡、SSD/HDD安装都比较方便,唯独电源在选择上遇到问题。本来小编想使用Enermax EX550或者NX600电源,发觉机箱的电源安装口比较小,宽度不足以让电源通过,这个发现先小编很郁闷,找来一直使用的SilverStone ST1200-G电源,发觉能通过机箱安装口,但18cm的电源太长,依然是用不了。接着再找来XigmaTek NRP-MC851,发觉电源还是太宽,依然不能通过机箱的电源安装口,最后找来了Galaxy PG-500电源才终于成功装上机箱,试用过程真是无比艰辛。
小编对比发现,各电源的宽度其实相差很少,也即是1~2mm左右,不能兼容PC-Q18实在是联力的问题,电源安装位开口尺寸太小,希望联力会关注并改进这个问题。
另外,联力PC-Q18侧旁的硬盘架子可以兼容2.5" SSD与3.5" HDD,架子并且提供了热插拔模组可以支持3.5" HDD,但这模组不兼容2.5" SSD安装,用户需要另外接数据线和电源线。还有注意硬盘架子中间虽然看预留位置可以安装SSD,实际上SSD反正这个地方是没法用的。
架子中间的铝板的看来仅仅起到支撑作用,事实上早期的一批联力PC-Q25是没有中间一片铝块支架,小编发现部分架子会有变形的现象。如大家所见,现在的新版PC-Q25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不难推测,不论是Q25还是Q18硬盘架子设计之时就没准备兼容2.5" SSD,后来增加中间的支持铝片,并画蛇添足地开有SSD安装孔,无意之间误导了用户。
值得一提,联力PC-Q18/PC-Q25机箱的主板支架是可以拆卸出来的,也就是说在不拆电源情况下就可以更换主板。这样的话,用户在更换以一些配件时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联力PC-Q18安装示范
▲联力PC-Q18硬盘架子可支持3.5" HDD,底部架子底部也可以安装一个2.5" SSD
▲硬盘架子中间虽然是预留位置可以安装SSD,实际上SSD反正这个地方是没法用的
▲模组接口与SSD有冲突
▲显卡安装可以支持长400mm的显卡,上图示范安装的MSI HD 6970自然不在话下
▲主板与机顶之间有点空间,对安装和散热都比较好
▲处理器底部有开孔,方便散热器安装拆卸哦
▲联力PC-Q18安装后的样子
▲值得一提,Q18/Q25的主板支架是可以拆卸出来的,也就是说在不拆电源情况下就可以更换主板
▲硬盘模组的接口位置
硬盘模组的接口位置,提供4pin D型供电接口与SATA专业供电接口,用户选择其中一个接上就行,不需要两个都接上。架子底部的SSD接线空间比较少,用户需要注意一下。
${PageNumber}测试平台及说明
小编对联力PC-Q18进行了装机温度小测,测试平台使用了Intel Core i5-3570K @ 3.40GHz处理器、Zotac Z77-ITX WiFi主板、Corsair DDR3-1600 4GB x2内存、Intel X25-V 40GB固体硬盘、Hitachi Deskstar 7K3000 3TB硬盘、MSI Radeon HD 6970 2GB显卡、Galaxy PG-500电源、还有Prolimatech Samuel 17散热器,配用Scythe SFF12E 1200RPM 12cm作为散热器风扇。
为了模拟玩家日常的工作环境,使用了《Crysis 2》游戏进行负载测试。游戏时间大约为30分钟。测试环境为空调房间,室温为23℃。
记录的数字为最高温度数据(非平均数据),这是因为要考虑机箱的系统散热控制能力,实际使用中,机箱内各配件的平均温度要比测试的数据要低一些。不过,显卡温度是个例外,进入游戏后显卡基本上保持在一个高温状态,其工作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差无几。
▲联力PC-Q18的测试平台
▲装上电源后的样子
联力PC-Q18温度测试
▲联力PC-Q18待机工作温度
▲联力PC-Q18负载时最高工作温度
联力PC-Q18负载下的散热能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好,整体来看散热能力不错。待机情况下CPU四核平均温度为25.75度,负载下最高温度为50.25度。待机下显卡温度39度,负载下最高温度为88度。
${PageNumber}全文总结
ITX机箱市场的竞争无疑是越来越激烈,乔思伯刚上市了V3、火鸟不久前推出了Prodigy、联力也准备了一系列ITX新品。除此之外,以廉价为卖点的立人的新E系列,还有即将上市的Cubitek Mini ICE也是非常值得玩家们关注。
从许多新品可以看到,ITX机箱不再以标榜小巧为主,而是向着造型个性化,功能更丰富,使用更便利的方向发展,联力的PC-Q18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外观上,Q18与Q08看似没有什么太大差别。而在内部的设计功能上,Q18比起Q08有了巨大的变化。硬盘架子更结实安装使用也更方便,还有热插拔模组等。
不过,Q18还算不上完美的进化,前置USB 3.0采用的的是A型USB连接器,需要插入主板外置I/O口上,不能使用主板提供的20pin USB 3.0插口,这样一来就令布线难度大大增加,机箱没有水冷孔,电缆要跑出去就需要从显卡口上出去,电缆绕了个大圈子,装机时候非常麻烦。小编看到淘宝有售使用20pin接口的USB3.0版本,售价比A型口的要贵100元,代价显然太高了,联力本应该零售时就换成20pin接口的。
价格上,已经卖了两年多的Q08的淘宝价为760~800元(Q08新出的时候是卖899元),而零售没多久的Q18卖999元(Q25也为999元),这样的价格差距看来,小编是比较能接受。但从市场行业看来,曲高和寡的ITX箱子整体售价是偏高的。
整体看来,联力PC-Q18在易用性、兼容性上做得很出众,如果改进一下电源安装口与USB 3.0接头等小问题就完美了。
▲联力PC-Q18
√ 优点:
· 做工精巧
· 散热能力不错
· 柳丁卡扣式侧板免螺丝设计
· 硬盘位丰富,有3.5"硬盘热插拔模组
· 兼容性出众,支持大型显卡
X 缺点:
· 前置I/O的USB 3.0采用A型接头
· 电源口太小,对电源选择有要求
· 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