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电源 频道

忽视了别喊冤 细数五类不值得买的电源

  【IT168 导购】随着电源在一个平台中的重要性逐渐被DIY大众所广泛认知,大家在选购电源的这个环节也有了更多的考虑。然而,市场的并不规范,总会诞生很多龙蛇混杂的产品,让人汗颜得不敢触碰。要知道电源对平台的关键影响,因此有些电源确确实实是不能买的。

细数五类不能买的电源

  很多人会认为,电源的作用不就是负责供电那么简单嘛,有能够撑起平台供电需要的功率表现,也也就行了吗?有那么多需要考虑?事实也正是这样,说功率足够即可的用户,可需要考虑到如今市场上虚标的货色依然存在;说对电源要求不高的用户,也同样需要考虑到电源过时的架构会导致电能的无故浪费,同样不合乎如今主流的DIY应用要求。

细数五类不能买的电源
▲到底什么样的电源不能购买

细数五类不能买的电源
▲经典的航嘉冷静王系列电源

  与此同时,纵使电源并不属于是更新换代十分频繁的产品,但市场格局的变动同样也能催生优胜劣汰,也让一些本来看似不错的产品“不小心”沦为了市场上被冷落的角色。不过买家们可能还是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被某些产品曾经的辉煌和超值而蒙蔽,而作出了不合适的选择。要避免这些问题,笔者今天就来给大家细细地剖析一下,到底有哪些电源现在是不该买的。

${PageNumber}

过分低廉的山寨货

   如果我们一早把产品定性为山寨货,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触碰。可正是山寨货并不会贴上山寨货的标签,而且国人购买IT产品,价格始终是最敏感的一点,廉价也总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点,盲目求廉价的消费心理,也正是山寨货蜂拥进入市场关键所在。

过分低廉的山寨货
▲雷人的山寨货

过分低廉的山寨货
▲25块钱一个电源,实在够“给力”

  诚然,这些过分低廉的山寨货,若是面对功耗并不太高的中低端平台,点亮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当然是否能够一直稳定的运行下去,这就不敢保证了。所以在刚刚装配好平台用这样的电源来跑“相安无事”也并非什么稀奇事,但是把平台捧回家以后的各种揪心,也让你够折腾的了。

过分低廉的山寨货
▲山寨电源的虚假元件

  IT168 机箱电源频道之前也都给大家做了一系列的分析,那些山寨电源纵使有再正规的外表,只要拆开内里一看究竟,什么缺失EMI部分,虚假PFC电路元件等“恶心把戏”都会一目了然。更何况,要是我们手上的平台一旦达到了主流独显级别,需要为显卡提供独立的供电支持,山寨电源的“劣根性”也就会原形毕露,便宜无好货,在这些山寨产品身上可谓是表露无遗。

${PageNumber}

来历不明的工包产品

   很多骨灰级DIY玩家,总是热衷于去淘一些从不同渠道流入国内市场的工包货,这些产品在价格上相比国内同级别产品有着明显的优势,甚至品牌和品质都要优胜,作为一类值得抢购的“洋垃圾”,玩家往往会以用上了国外流入的工包产品为傲,这一种另类的“淘宝”方式,一直甚为盛行。

来历不明的工包产品
▲工包产品淘宝上比比皆是

  然而,这都是基于那些懂行的玩家用心淘得的好货,相比之下卖场中、淘宝等网购渠道上,就存在着相当比例的卖家,用故弄玄虚的手段来忽悠消费者,为自己来历不明的产品冠以工包这样一个“高尚”的名堂,尤其是如果你并不属于对此方面太过懂行的买家,如此工包货色实在值得警惕。

来历不明的工包产品
▲台达是工包中曝光率颇高的一类电源,也是“黑心”工包的重灾区

  这些来历不明的工包产品,当然不可能有正牌海外品牌产品那样的靠谱,它们有的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洋垃圾,连海外用户都不屑一顾的淘汰货色,自然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而有的则是来源于一些二手商家从特殊渠道获得的烂电源,通过自家的二次包装翻新,佯装极有来头的进口货;更有甚者是国内三四线电源厂商向部分欠发达国家出口的一些低端电源,也会为这些产品贴上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标识,要是被一些黑心商家拿到了,同样有可能被“打造”成工包电源的可能……

来历不明的工包产品
▲真正靠谱的工包电源

  无论上述什么样的方式,这样的电源都足够恐怖,也具备了足够的杀伤力,大家除了拒而远之,真不该再保佑其他任何的幻想了。

${PageNumber}

只求功率达标的过时电源

  对于一些中低端平台或者整合平台的用户,自然会放宽对电源的要求,因而他们在选电源的时候,更多会是抱着功率够了就行了。虽然这样的标准从大方向上衡量是没有错的,但只求功率达标而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细节,这样的电源即便是买回来能让平台跑起来了,但相比依然会出现一些让人别扭的小问题的。

只求功率达标的过时电源
▲过去的经典电源外形

只求功率达标的过时电源
▲纵使热门,纵使口碑不俗,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笔者这里要说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电源架构问题,想必不少人会认为,电源过时更多时候会与架构有关,如今80plus认证风气盛行,主动PFC架构电源理应普及,达到更为出色的节能水平才是王道。但事实上,一些低价电源沿用传统的被动PFC架构还是不可厚非,毕竟这确实还是一个节省成本的方式。

只求功率达标的过时电源
▲接口问题必须重视

  不少用户在选电源的时候会锁定250W到300W级别的电源,只要来自于名牌大厂即可。可是像部分的老牌电源,即便是有这样的功率水平,在接口配置方面却“固步自封”,SATA硬盘接口不足、独立的PCI-E显卡接口缺失,CPU辅助供电接口也只有4pin,如果更深入一点还会涉及到线材长度不足而导致走背线改造无法实现,这些不足其实都是硬伤,电源无法升级,即便是通过接口转换实现,所留下的麻烦和安全隐患,其实都是不容忽视的。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散热风扇上,部分低端过时电源只配上老式的8cm风扇,而并非如今流行的12cm-14cm大风车风扇,如此配备不但会造成电源内部的散热不均匀,长时间使用噪音也会增大,对用户的PC使用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实在是让人闹心。

${PageNumber}

屌丝用户就别去迷恋“金牌”了

  从技术上来衡量,“金牌”意味着产品拥有更为出色的转换效率,更理想的节能效果,但是对于终端用家而言,金牌电源恐怕还代表的是一个档次,一种态度,以及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哪怕是平民级用户,都会对金牌电源有着莫名的好感,仿佛正是它的加入,就能让平台添上更光彩的一笔一样。

屌丝用户就别去迷恋“金牌”了
▲300W金牌电源

  然而,要追随这样的附加价值,无疑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我们不妨从价差去分析吧。当前低瓦数的金牌电源并不容易找到,相对之下价格趋向于合理的金牌电源就属于500W-800W级别的产品,价格水平可以用户“瓦价比”这样的特殊概念去比划出来,也就是大概从1W/1元到1.3元左右的水平,但折合起来,这样的电源平民级的屌丝用户都真能消费得起吗?

屌丝用户就别去迷恋“金牌”了
▲主流的500W金牌电源

  俨然,金牌电源还是有它专属档次的归属,也就注定了它并不那么亲民。而另一边厢,其实你很多一二线所主推的350W-450W级别的电源产品,即便是没有获得80plus认证,但通过改良过的主动PFC架构其转换效率都能达到80%,甚至在典型市电电压下转换效率还能达到80plus白牌或者铜牌的水平,价格相对而言也更加亲民,这样的产品不是更显得合理吗?

屌丝用户就别去迷恋“金牌”了
▲其实选择这样的主流电源更显理性

  这里笔者其实要表达的是,屌丝用户也就别去片面的迷恋“金牌”了,一些主流级别的电源其实都能做得很好,还能让你好好地省省钱包,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PageNumber}

二手有风险,入手请谨慎

  最后“压轴”的则是不少玩家热衷的二手电源。要知道,搜罗二手货已是不少DIY玩家的“特殊癖好”,的确搜罗二手配件攒积起一套不一定很先进的平台,的确能省下不少的钱。可是板卡可买二手、CPU可买二手,但对于电源而言,它可是除了硬盘以外的第二位不该买的二手配件,因为没有保障,因为各种渠道都不够让人踏实,淘二手电源还是得审慎而为。

二手有风险,入手请谨慎
▲二手电源卖场就是垃圾的“温床”?

  如果有过二手市场“海淘”经验的用户相信都会清楚,二手商家卖的电源,很难会找到真正的精品(因为好的电源用户一般都不会卖掉,也卖不了几个钱),即便是有,即便是我们看上了,也不容许我们去细细的上机拷机测试,更不可能拆开电源的内部来“刨根问底”,这样二手商家所承诺的一周半月的质保条款,恐怕也就相当于没有质保一样。

二手有风险,入手请谨慎
▲习惯了狼来了的故事,这样的电源也让人不感踏实

  同样地如若我们在淘宝平台上物色到心仪的二手电源,但很难保证收到的货品就如同我们初初看到的一般,毕竟电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使用会有所损耗,它们也许会经不起长度运输的折腾,收到了的电源看起来或者用起来与预期有所差距,基于产品二手质保承诺只是商家和买家的点对点关系的缘故,能否实现到投诉有门,也还真的不好说。所以笔者还是认为对于电源产品而言,二手有风险,入手请谨慎。

二手有风险,入手请谨慎
▲这样的精品真的能在二手市场买到吗?


  总结:我们在组建DIY平台的时候,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况总是层出不穷,上述五类不能买的电源,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片面地逆天而为之,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而笔者期望通过这样的文章能够给大家引出一些警惕,也让大家的DIY体验过程中,避免走了更多的弯路。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