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电源是一个平台的供血心脏,维系着整个平台的安全与稳定的供电。然而,对于这个在不少玩家心目中并不十起眼的角色,却常常居于被备受安全冲击的“风口浪尖”之上。或许因为厂商的马虎大意,或许因为设计上的不良缺陷,又或者因为应用环境上的恶劣难耐……让一直被认为是安分守己的“电源君”,却无辜地陷入一个个杯具之中,让人百般无奈。这里笔者就给大家剖析见证电源常见的五大杯具瞬间,同时也给各位DIY玩家一份启示,提醒大家未雨绸缪。
电源也会变形?
电源会变形,这多少还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情。因为变形这么一个词语,大多都只会出现在机箱或者板卡产品上,电源可真是一个只是存在于机箱一个边角下的角色,会变形?到底是什么打扰了它了,抑或是有什么特殊原因了?
对于电源而言,变形在于外壳的扭曲,这是由于部分黑心厂商使用厚度不足的外壳打造而成,一般的品牌电源,再低端的产品也会保证良心,反倒是山寨货色,片面希望电源的功率标识能够“骗得”用户的信心,而在最基础的方面,却予以了让人无语的忽略。
电源的外壳变形的确是一件让人很是心寒的事情,因为它连自身内部的元件都保不住,凭什么能相信它会为平台保驾护航呢?在其位不能谋其职,这样的电源还不悲催吗?
${PageNumber}电源还会爆炸?
电源会爆炸,这听起来好像更加恐怖,可是细心下来想想,这还是时有听闻的事情。电源会爆炸,撇除了自身工艺不过关的情况,受到外在的冲击,在恶劣的电压环境下,其实还是挺容易发生的。
首先我们会考虑到的是雷击,雷击电路会瞬时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会对电源带来非常大的冲击,直至将电源内部的众多核心元件击穿,严重的还会酿成爆炸和起火等严重后果。而这个时候电源就需要配上靠谱的控制保护芯片,保证在瞬时高电压、短路等情况下,对电源自身形成保护,甚至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牺牲了电源本身,也不至于让平台内部的配件都遭受沉重的打击。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都注重了用电的安全。但其实在城中村、宿舍等地方,电压环境还是非常不稳定。瞬时电压波动幅度剧烈,一样会造成电源受冲击而爆炸的悲剧。这时候就需要电源最好支持宽幅的特性,大幅度的电压支持范围,让平台即便是处于极差的用电环境,也能安然度过。
我们不可能都很严格地要求每一个电源在每一个电路环节都在用料下花下血本,但是一些细节的保障,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后果很严重,但防微杜渐其实并不困难。
${PageNumber}让电源尘封其实很容易
尘封,往往用于那些长时间没有拆封,没有被“宠幸”的角色,而平台每天都在运行,电源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怎么沦落到被尘封的底部呢?其实这样的形容词实是来自其本意,电源同样也是一个机箱内部平台风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尘保证措施,这样的悲剧自然由此诞生。
电源被“尘封”,也许不一定是电源本身的问题,有可能是风道设计的错误,让电源成为平台守护着进风口的“冤大头”,很多灰尘和杂质,随之进入电源,从而在电源内部的元件上形成积聚。而更加落井下石的是,机箱内部没有足够贴心的防尘装置,尤其是在下置电源位置没有配上防尘网,像图中那种尘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电源内部元件被尘封,首当其冲会影响电源的散热。首先目前的主流电源转换效率还不足够高,像PFC电路部分、开关管部分电路的发热量依然会较大。而灰尘会影响电源风扇的散热效能,而尘封内部元件,也会加剧热量在元件中的积聚,恶化元件工作环境从而降低它们的使用寿命。久而久之,安全隐患的形成,电源离报销的日子也自然不远了。
${PageNumber}线材怎么都够呀够不着
大多数人考虑电源优劣,是否适合自己,更多地会是关心电源功率、转换效率,更资深一点的用户,还会关心电源接口的丰富程度。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一些方面表现让人满意的电源,同样也有打造悲剧出的可能,当中,线材的长度也许就是重要而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
时下背部走线已经成为越来越时髦的一个DIY应用趋势,好像现在的主流DIY玩家,组建个新平台买个机箱电源,不好好“折腾”一下这走背线的玩意,就总感觉不够完整似的。然而,对于很多对电源不够重视,或者还是用老眼光去选新电源的用户而言,因为电源扩展线材不足而导致的悲剧也就经常会发生了。
线材怎么都够呀够不着,那样就无法借助机箱背部走线孔来实现最巧妙最得心应手的走线效果。要真的严重一点,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些过时的所谓经典电源,在如今箱体越来越大的塔式机箱里面,线材长度的拮据,让它恐怕连在主板正上方飞线的长度也不够。最基础的接口都无法接上了,犹如有力也使不上,那又谈何去享受那些进阶级的体验呢?
${PageNumber}爽玩电源模组 也有后顾之忧
对于不少中高端定位电源而言,模组线材扩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毕竟中高端电源所配备的线材逐步增多,毫无筛选地都放到平台里面只会造成无限的臃肿。模组线材扩展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让用户有的放矢地去选择,但是这种便利的背后,其实还是隐藏着一定的隐忧,一旦当中隐藏着的悲剧发生了,同样会让人非常头疼。
除去了那些每天总贴着平台把玩着各种DIY玩意的用户,更多的用户装好了平台,里面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很长时间都不会动。而采用带模组线材扩展的电源,剩下来一些没用的线材肯定是另觅栖身之所,而一旦这些电源线遗失了,待到日后有升级需要或者有更多配件的进行扩展的时候,没有了线材就相当于废了武功……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电源市场对模组扩展线材没有明确的规范,每个厂商接线都有自己的规格,只有极个别厂商支持扩展线材的再选购,而更多的也就只能望而轻叹。
类似地,笔者也接触过这样的一些悲惨案例,那就是模组接线的接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即便是勉强接上,使用起来也会显得相当不便。这些不幸每个人都不希望遇上,但正因为电源模组特性的存在,我们都需要多留一个心眼。
总结:“电源有风险,使用需谨慎”,这看似是一个调侃的话,但基于电源在一个平台里面的特殊地位,从选购到使用,都需要多加注意。而笔者这样的一个另类曝光的文章,也就相当于从侧面给广大的DIY用户一个提醒,这一个个细节,防微杜渐并不困难,但是忽略了后果却很严重。

